中風病的中西醫治療
——銅陵市中醫醫院康復科
中風也叫腦卒中。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。
一、診斷:
腦脊液、眼底檢查及頭顱CT、核磁共振等有助中風的準確診斷。早期頭顱CT檢查有助于鑒別中風屬于出血性或者缺血性,還可以區分不同部位的出血,是中風必須的首要檢查。具體標準:
1、缺血性中風:常于安靜狀態下發病,發病急驟,多數無明顯頭痛、嘔吐等先兆癥狀;有頸動脈系統或(和)椎-基底動脈系統的癥狀和體征;腦血管造影檢查顯示不同部位腦動脈狹窄、閉塞或扭曲。造影攝片時應將頸部包含在內;急性腦缺血性中風發作24-48小時后,頭部CT可顯示缺血病灶。核磁共振檢查提示動脈系統的狹窄和閉塞;局部腦血流測定,可提示局部腦缺血病變。
2、出血性中風:既往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病史;突然出現意識障礙和偏癱;CT表現為高密度影區,出血可破入腦室。
二、治療:
腦血管病的發病率,病死率和病殘率均較高,故應加強防治。具體疾病有具體的治療!
(一)、急性期:具體參照急性腦卒中(腦梗死、腦出血)診治指南。
1、內科治療:
(1)一般治療:①安靜臥床。②鎮靜、止痙和止痛藥。③頭部降溫。
(2)調整血壓。
(3)降低顱內壓。
(4)注意熱量補充和水、電解質及酸鹼平衡。
(5)防治并發癥。
2、手術治療。
(二)、恢復期
治療的主要目的為促進癱瘓肢體和語言障礙的功能恢復,改善腦功能,減少后遺癥以及預防復發!
1、防止血壓過高和情緒激動,生活要規律,飲食要適度,大便不宜干結!
2、功能鍛煉。
3、藥物治療:可選用促進神經代謝藥物,也可選用活血化瘀、益氣通絡,滋補肝腎、化痰開竅等中藥方劑!
4、理療、體療及針灸等。
中風中藥治療方法
一、中經絡
1、風痰入絡證
證機概要:脈絡空虛,風痰乘虛入中,氣血閉阻!
治法:祛風化痰通絡!
代表方:真方白丸子加減!
2、風陽上擾證
證機概要:肝火偏旺,陽亢化風,橫竄絡脈!
治法:平肝潛陽,活血通絡!
代表方:天麻鉤藤飲加減!
3、陰虛風動證
證機慨要:肝腎陰虛,風陽內動,風痰瘀阻經絡!
治法:滋陰潛陽,熄風通絡!
代表方:鎮肝熄風湯加減!
二、中腑臟
1、閉證
閉證的主要癥狀是突然昏仆,不省人事,牙關緊閉,口噤不開,兩手握固,大小便閉,肢體強痙!
(1)痰熱腑實證
證機概要:痰熱阻滯,風痰上擾,腑氣不通。
治法:通腑泄熱,熄風化痰!
代表方:桃仁承氣湯加減。
(2)痰火瘀閉證
證機概要:肝陽暴張,陽亢風動,痰火壅盛,氣血上逆,神竅閉阻!
治法:熄風清火,豁痰開竅!
代表方:羚羊鉤藤湯加減!
(3)痰濁瘀閉證
證機慨要:痰濁偏盛,上壅清竅,內蒙心神,神機閉塞!
治法:化痰熄風,宜郁開竅:
代表方:滌痰湯加減。
2、脫證(陰竭陽亡)
證機慨要:正不勝邪,元氣衰微,陰陽欲絕!
代表方:參附湯合生脈散加味。亦可用參麥注射液或生脈注射液靜脈滴注!
三、恢復期
中風病急性階段經搶救治療,若神志漸清,痰火漸平,飲食稍進,漸入恢復期,但后遺癥有半身不遂?谕、語言謇澀或失音等,此時仍須積極治療并加強護理!
針灸與藥物治療并進,可以提高療效。藥物治療根據病情可采用標本兼顧或先標后本等冶法。治標宜搜風化痰,通絡行瘀;肝陽偏亢者,可采用平肝潛陽法。治本宜補益氣血,滋養肝腎或陰陽并補!
1、 風痰瘀阻證
治法:搜風化痰,行瘀通絡!
代表方:解語丹加減。
2、氣虛絡瘀證
證機概要:氣虛血瘀,脈阻絡痹!
治法:益氣養血,化瘀通絡!
代表方:補陽還五湯加減!
3、肝腎虧虛證
證機概要:肝腎虧虛,陰血不足,筋脈失養!
治法:滋養肝腎!
代表方:左歸丸合地黃飲子加減。
附:
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.doc
腦出血指南2011.doc